要說到雞蛋,肯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種食材了,不僅能夠做成非常多的美味菜餚,更是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。

雞蛋富含膽固醇,營養豐富,一個雞蛋重約50克,含蛋白質6-7克,脂肪5-6克。雞蛋蛋白質的 胺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、易為機體吸收,利用率高達98%以上,營養價值很高。
這人紅是非多,蛋也不例外,民間一直傳著:「土雞蛋更營養」、「三高人群不能吃雞蛋」等等傳言,那這些傳言到底對不對呢?
「土雞蛋」比普通雞蛋更營養?
在今年央視的315打假中就打破了這一謠言!
生活中有人會用雞蛋殼的顏色來區分柴雞蛋和散養的土雞蛋,認為土雞蛋營養價值更高。實際上,兩種雞蛋在蛋白脂、脂肪和水分上面,確實是有一些差距的。但是對比我們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來講,這些差別非常得少。
可能因為飼養環境、飼養食料的不同導致口感有所差別,但是對於人體而言,營養物質都是差不多的!
「三高」不能吃雞蛋?
有的人擔心蛋黃的膽固醇太高會影響身體,蛋黃中膽固醇確實比較高,但是人體中的膽固醇只有一小部分來自於食物,且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是有調控能力的,當我們膳食中膽固醇攝入比較高,我們人體吸收率就會有所減少。不是我吃了多少蛋黃,就會吸收多少膽固醇。
且蛋黃中除了有膽固醇以外,還有卵磷脂,卵磷脂可以阻止膽固醇或者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積,所以對於正常人來講,以後我們再吃雞蛋時,可以合著蛋黃一起吃,不必把蛋黃扔掉。
雞蛋渾身都是寶!
雞蛋殼
蛋殼主要是有碳酸鈣,是養花很好的一種肥料。除此以外,中醫也認為雞蛋殼是一味很好的中藥,可用來治理小兒營養不良和成人黏膜性胃炎等。
雞蛋清
雞蛋清不但可以使皮膚變白,而且能使皮膚細嫩、去除死皮。此外,雞蛋清還具有清熱解毒和增強皮膚免疫功能的作用。
雞蛋黃
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脂肪,和鈣、磷、鐵等礦物質,同時含有豐富的高生物價蛋白質。
蛋黃中的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以釋放出膽鹼,膽鹼通過血液到達大腦,可以避免智力衰退,增強記憶力;醫學專家說卵磷脂為老年性癡呆的剋星;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再生,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的含量,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,增強免疫力。
煮雞蛋到底要煮幾分鐘?
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,水開了再煮5分鐘即可。
3分鐘時,這時的雞蛋呈溏心狀。 5分鐘時,蛋清熟嫩,蛋黃熟而不硬。營養最豐富的是「5分鐘雞蛋」,這種雞蛋不僅軟嫩、蛋香味濃,而且有益人體營養。
吃雞蛋5大誤區
1、雞蛋不要與糖同吃
雞蛋與糖一起煮,會令雞蛋中的蛋白質胺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,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,容易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。
2、雞蛋不要與柿子同吃
吃完雞蛋之後立刻吃柿子很容易會腸胃不適,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和胃結石。
3、雞蛋不要與豆漿同吃
豆漿含有一種胰蛋白,單獨飲用豆漿的話會有很好的營養作用,但是當這種胰蛋白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,往往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,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。
4、雞蛋不要與鵝肉、兔肉同吃
兔肉、鵝肉偏寒性,而雞蛋甘平微寒,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,共食會發生反應,刺激腸胃道,引起腹瀉。
5、雞蛋不要與鱉同吃
雞蛋與鱉同吃也容易出現胃腸不適,由於鱉肉比較滋膩,如果是患上感冒,或者寒濕體質的人一般都要儘量少吃,特別是孕婦跟剛生完寶寶的產婦,進補時需要留意不要同時吃這兩種食物。